FDA连环警告不合格,中国医疗器械出海遭遇严格合规考!
近日10月10日,医疗器械企业康泰医学公告称,公司于2025年10月2日收到FDA出具的警告信。在该警告信关闭前,FDA正在采取措施拒绝公司产品进入美国,直至这些违规行为得到解决。
FDA 是谁、为什么这么严格?一封信,就能让企业的出口停摆?
FDA,全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,是隶属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联邦机构。在全球范围内,FDA 被认为是最严格、最具影响力的医疗监管机构之一。它的标准往往成为其他国家法规的参考模板。
对于医疗设备类产品,FDA 要求企业必须符合 《质量体系规范》。这套规范涉及研发、生产、检验、储存、售后等全过程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,都可能引发现场检查,并导致Form 483 报告、(警告信)甚至禁止入境。
那此次康泰医学的问题具体集中在哪些方面呢?
本次警告信是基于FDA在今年6月9日至6月12日期间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康泰医学进行现场检查的结果,FDA认为针对公司出口至美国市场的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、包装、储存或安装等方面不符合美国联邦法规 21 CFR Part 820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规范要求的事项,提出相关检查意见和改进要求。
这也就意味着公司近20%美国业务营收停摆。此次FDA的警告信,也将会对该公司产品在其他国家的销售产生影响。
当然,康泰医学并非唯一收到FDA警告信的中国医疗企业。此前,同样身为上市公司的华海药业就于6月9日收到FDA针对其临海汛桥药品生产基地的警告信,华海药业同样拥有超过10%营收占比的美国业务。
FDA 合规为何会成为医疗器械公司出海的“隐形门槛”
对于国内医疗器械公司,合规体系建设薄弱是相当普遍的问题。
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国内外监管标准差异巨大,中国的医疗器械注册侧重“产品性能、安全性和临床数据”;而 FDA 更重视体系管理,比如生产流程、供应链追溯、文件记录、人员培训等。很多国内厂商产品做得不错,但体系建设达不到国际要求。
既然关乎到体系建设,那为什么偏偏是康泰这样的“大公司”出问题?
这点更耐人寻味。原因可能有许多:
首先康泰的产品线多、出口量大,一旦管理链条中某个环节松动,就更容易被抽检发现问题。
也有可能因为其过于依赖疫情红利期的出口惯性,企业为赶订单往往临时扩产或启用代工厂。FDA 在疫情后回头抽检时,往往就能发现当时未严格符合 QSR 的遗留问题。
对于二手医疗器械服务平台的意义。
康泰医学被 FDA 抽检不合格事件,为所有二手医疗平台敲响了警钟带来了重要启示。它说明,国际市场不仅关注产品性能,更关注体系合规与质量可追溯性。未来,像 GMC 这样的企业要想在全球市场立足,必须从源头合规、整备流程标准化、质量档案可追溯三方面入手,建立起让买家与监管机构都信任的质量体系。